秦统一六国后,于江西一带置九江郡;景帝中元元年又于南昌置豫章郡,丰城皆属之。至东汉建安十五年(210),析豫章郡南昌县南部置富城县,县治设富水之西,此丰城建置由此而始。
西汉豫章郡十八县示意图
汉代集市书象砖
西晋太康元年(280),因县城“人口未集,城郭未竣”移县治于丰水以西(今荣塘集镇),并改“富”为“丰”。“丰城”一名最早出现于此。
西晋牛耕图
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(536),因县大难治,析境内东境置广丰、新安二县。与丰城县均属江州巴山郡管辖。
南北朝农民交粮图
南朝陈时,新安县并入广丰县。隋开皇九年(589),丰城又入广丰县,三县合一,称广丰县,隶抚州总管府管辖。
仁寿二年(602),因避皇太子杨广之讳,改广丰为丰城。
唐宋仍称丰城,先后隶洪州、隆兴府管辖。唐永徽二年(651)由石滩故县迁县治于赣江东岸(今剑光街道),隶属洪州都督府。唐末五代间,曾改吴皋县。宋时,洪州改称隆兴府,隆兴二年,丰城隶之。
发丰城县
南宋•陆 游
丰城古县已再迁,出郭十步江渺然。
冷云四合欲下雪,柔橹数声初放船。
孤村灯火照破驿,客子何以娱今夕。
不辞金碗醉十分,要开玉花深一尺。
唐代形成了一种以铜镜作为靊礼和馈赠的社会风尚。相传盛唐时期,以玄宗生日(八月五日)为“千秋节”。《唐书•礼乐志》载“千秋节”之日郡臣献甘露寿酒,并以铜镜作为祝寿和互赠礼物,所以该日又称“千秋金鉴节”。
《女箴图》中的唐镜使用图
吴皋县--因避梁王朱温之父朱诚之讳
丰城县--改称
随着人口增加,到元至元二十三年(1286),丰城户满5万,升县为州,称富州。丰城是这一时期江西16个升县为州的唯一称“上州”的建置。著名文学家揭傒斯的籍贯被称为“龙兴路富州人”;学者吴澄为丰城的诗酒之会所作文章也被称为“富州醵饮记”。
枕身作雕塑彩棚戏台,四面各有演出场面,分别为“白蛇传”中的断桥、借伞、还伞、水漫金山四出杂剧场景,完整地表现了故事情节。在戏剧史上,《白蛇传》故事的定型要晚于元代,因而弥足珍贵。这件瓷枕上彩棚戏台的装饰手法,对于研究古代戏台的模式,也是很有意义的,称之为中国古瓷第一枕。
元白蛇传戏台
明洪武九年(1376),丰城改州为县,称丰城县,延至清末。隶属江西布政使司南昌府所辖。
丰城途中即事
明•林淦
十里枫林百里桑,吴头楚尾事茫茫。
驱车更向古城下,枳壳有花山路香。
中华民国时期,丰城属豫章道,后分属第一、第二、第十一等行政区。1949年5月21,丰城县城解放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,丰城分属南昌专区、宜春专区、宜春地区。1988年12月26日,丰城撤县设市。2000年,宜春地区撤地设市,丰城市由宜春市托管。
民国景德镇窑邓碧珊粉彩鱼藻纹瓷板画